學生撰寫論文或專題時常常會問,甚麼是研究動機?目的?方法?與結論。老生常談了半天,學生常常還是不知所云,今天早上開月會時,校長在恭讀國父遺囑時,赫然發現該遺囑就是一個極短但是清楚的論文架構,茲先將國父遺囑列於下:
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,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、平等。積四十年之經驗,深知欲達到此目的,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,共同奮鬥。
現在革命尚未成功,凡我同志,務須依照余所著《建國方略》、《建國大綱》、《三民主義》,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,繼續努力,以求貫徹。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,尤須於最短期間,促其實現。是所至矚。
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孫文
自己當學生時背國父遺囑時也是囫圇吞棗的背完交差了事,但隨著歲月大了才發現,該遺囑的執筆人汪精衛還真是會寫小論文 :)
好了,不囉囌,茲將架構寫於下:
論文題目:國父遺囑
作者:孫文
時間: 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
研究動機(做甚麼):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
研究目的(怎麼做):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、平等
研究方法(方法論):積四十年之經驗, 深知欲達到此目的,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,共同奮鬥。
研究討論(目前研究時的問題):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,凡我同志,務須依照余所著《建國方略》、《建國大綱》、《三民主義》,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,繼續努力,以求貫徹。
結論與未來方向(與研究目的是否契合?):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,尤須於最短期間,促其實現(
未來方向 )。是所至矚(結論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